院长故事
筑梦凤凰 成就人生 ——凤凰医疗集团原院长金华的故事
叙在前言:梅花香自苦寒来
金华院长,出生在鄂西北一个远离城市喧嚣、远离文化中心的边远小村庄。小时候,他抬眼看见的,是远处起伏蜿蜒的山峦,抬腿能走到的,是不远的庄稼地和稀疏的青纱帐,这真是一个偏远的“世外桃源”。
绝美的自然风光,并没有为村子带来更多的粮食和收成。这里山高路远、交通不便、土地贫瘠,闭塞、贫穷、落后的景象,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。从很小的时候起,他就萌生了走出大山、改变命运的想法。必须翻山越岭掌握人生船舵的斗志,因贫穷而生。
“千锤万凿出深山,烈火焚烧若等闲”,经历十年寒窗苦,他终于如愿考入中国最高学府——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专业,掀开了人生崭新的一页。
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学生,他毕业后顺利成为了公立医院的一名年轻医生。他深知春天播种、秋天收获的道理,在岗位上不断磨炼自己的技术,不久之后,便破格晋升为副主任医师。在别人眼里,对此都是满满的羡慕,可是在金华医生的人生轨迹上,只是开始奋斗的起点。
2002年初,金华医生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,一个在大家眼里都认为“不靠谱”的决定——告别公职,筑梦“凤凰”。
入职凤凰:小荷才露尖尖角
恰同学少年,挥斥方遒。
在一次与朋友的交流过程中,金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动。这份震动,来自凤凰医疗集团——一只蓄势待发、准备涅槃的“凤凰”。
与朋友交流之后,当晚金华彻夜难眠。初生牛犊不怕虎,金华隐隐感觉到,他有了迫不及待突破自己的冲动。
据凤凰医疗集团创始人徐总回忆……
2001年深冬的一天,金华走进了她的办公室。第一次见面,金华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这个年轻人,看上去温润如玉,轻风细雨,实则心中有火,眼中有光。
金华自我介绍:“我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,擅长心脏介入手术,求职贵院心血管内科‘主任’职位。”
徐总见到这位年轻人心中很是欢喜,她早就听医生朋友提起过这位优秀的后生。
徐总说:“你这么年轻,凭什么认为自己能够胜任这个岗位?我们旗下有5家医院,最年轻的科主任都已经48岁了。作为一个大科室,心血管科的床位有60张之多。”话里话外,敲打着这位30岁出头的医生。
金华铿锵有力地回复:“我听闻‘凤凰用人,任人惟才’。年轻是我最大的优势,我有冲劲、有干劲、愿意担当且敢于担当,我相信我与凤凰有缘,盼望与凤凰结缘。”
徐总试探道:“是否考虑先做心血管科‘副主任’?”
金华坚定地回复:“我志在心血管科‘主任’职位!”
面试,就在金华这句回复中结束了。
两周之后,深思熟虑后的徐总再次约见了金华。徐总开门见山地问:“加入凤凰,成为心血管科主任,您期望什么待遇?有什么要求?尽管说说。”
金华说:“待遇您看着给,我若是颗石头,永远也要不来金子的价值。我用成绩说话。”
徐总:“对科里的设备有什么要求?”
金华:“可以先不要设备,我可以借到别的医院的设备,什么时候您觉得可以买设备了,我们再买。”
2002年初,金华开启人生新的旅程——筑梦凤凰。那一年,他刚刚35岁。
爱在凤凰:宝剑锋自磨砺出
凤凰医疗集团,的确是理想的人生平台,助力演绎精彩人生的战场。金华院长在这里的努力,真正总结起来是八个字:精于学术,强于管理。
一,精于学术:长风破浪会有时
作为全集团最年轻的科主任,金华面对的是全集团床位数量最多的科室。他虽然激情燃燃、信心满满,但其实要面临多方面的严峻挑战,需要迎难而上的意志、百折不饶的决心去面对。
他深深知道:患者需要什么,我们能提供什么,我们需要提供什么。精湛的医疗技术,是患者需求之根本。
金华带领全科医护人员,在医疗护理技术上苦心钻研,逐步开展一系列心脏介入检查和治疗,填补了集团多项技术空白。仅一年,就开展了50余例高难度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支架植入手术,且无一例死亡,无一例严重并发症。
其中一场手术令金华毕生难忘。一个急性心梗患者,急诊支架植入手术后,发生了急性左心衰、危在旦夕,金华主任一直坐在病床旁,负责监测患者生命体征、及时调整药物剂量,直到患者转危为安,金华自己则20多个小时不眠不休。
渐渐地,金华主任在广大患者中威望极高,很多危重患者都远近慕名而来,他们经历治疗后,异口同声地赞叹金华妙手回春的医术。
中央电视二台专题采访金华主任
在注重医疗技术的同时,金华主任也特别重视医疗服务,加强与患者沟通。比如,规定主管医师与住院患者要进行三次长时间沟通,每次沟通不得少于15分钟:
在国际心脏病大会上,金华主任与外国著名心脏病专家同台演示心脏介入手术
第一次:是收入需住院的当日首诊病人后,告知病人及家属下一步我们做什么;
第二次:住院后,完善各项检查,明确诊断及进一步治疗;
第三次:患者出院前,与患者进行长时间交流,叮嘱出院后注意事项等。
正因如此,他不仅仅得到患者的高度好评,也获得医院社会同行的交口称赞。
科室年度业务收入,占全院收入的1/4以上。
2003年,金华主任担任了院长,走上了管理和学术并重的人生道路。
二,强于管理:直挂云帆济沧海
医院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社会体,医院管理更不同于其他行业,金华院长的管理理念也是独树一帜。
医院管理首先是管好人。
在传统的医院管理文化中,医院管理只有一个中心,即“以患者为中心”。但是在金院长看来,医院管理应该有两个中心,即“以患者为中心”和“以员工为中心”。
医护和服务均让患者满意,是医院发展之根本。所以,金院长首先从色彩文化、服饰、服务流程、医患交流话术、患友座谈会、社区送医上门等方面入手,大胆创新,让患者有“医护人员是家人”、“医家一体”的感觉,在医院随处可听到大爷、大妈、爷爷、奶奶不绝于耳。
比如,有一件很有意思的小事。
金院长团队一行5人去外地考察周末回来,在快到北京的路上,金院长说:“给医院打个电话,接我去一下医院。”
一位同事开玩笑地说:“不用吧?您站在路边,肯定有人会主动来拉您的。”
也真巧,在路边站了不到5分钟,一辆白色小车停下来,摇开窗户问:“金院长,您是要去医院吗?我刚好去您医院看病,我拉上您。”
金院长深知,要想患者满意,首先是要让员工满意。所以,在管理过程中,他特别推行公正、公平、公开的管理制度,积极推进亲民文化,每年定期组织不少于20%员工、覆盖各个科室面对面座谈会,了解他们的心声,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建议,切实解决实际问题。
在集团每年对院长的民主测评中,金院长都在90分以上。员工最常见的评价就是:老金没有架子,干实事。组织文体育运动,也是金院长的一个创新,下午3点,全院员工在医院各个岗位做广播体操,组织体育活动比赛,组织全院员工春秋游等。
金院长认为,医院管理的另一个大的关键门槛,就是质量和安全,这也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精髓。为此,医院推出了一系列质量控制标准、质量管理体系、积分制考核等各项管理措施。
一次,医院收治了一位特殊病危患者,术后呼吸衰竭、心功能衰竭,金院长陪同一线二线医生在患者身边30个小时,直至患者脱离生命危险。
也正是由于对质量和安全的严格把控,两年时间,凤凰集团旗下两家医院一次性通过美国JCI质量认证,扬名中外,不仅仅证明了金院长在管理思路、管理方式上的正确性,更证明了全体职工的不懈努力。用事实说明了集团任人唯才、不论资排辈用人的正确性。
在一次次不断试挫的过程中,凤凰医疗集团始终信任他,每当医院遇到困难时,集团都给予了及时指导、支持和帮助。
感恩凤凰: 雄姿深受伏枥恩
凤凰医疗集团是中国第一支以医院服务概念股上市的知名企业,也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中国最大的非公办医疗集团之一。凤凰的战略定位、企业文化、运营管理、学术建设、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自身的显著特点及先进性,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医改。
金院长成就了平台,平台也铸就了金院长的才能。不管是在医疗技术水平上、在医院运营管理上,还是在社会能力上、幸福生活指数等方面,金院长磨砺了他自己的同时,也大大地丰盈了他的人生。
“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……”也成为了金院长的座右铭。
风雨历程数载,励精图治拳拳心,他筑梦凤凰,他感恩凤凰。
简概金华:
金华,中共党员,医学硕士、EMBA、主任医师,知名心血管专家、知名心脏介入专家、资深医院管理专家,先后被选举为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。
2002年起,历任凤凰医疗集团多家心血管中心主任、多家医院院长、医院总经理、董事、北京地区医院总院长、副总经理等,在《中国心律失常》、《中国起搏和电生理杂志》等期刊发表医学论文50余篇,出版《建设区域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理论与实践》、《现代实用医院管理》、《心血管疾病诊治与介入技术》、《现代危重症医学》等管理及医学专著10余部,获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、北京市百名优秀青年医师、北京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、北京市科技创新标兵等荣誉,兼任《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》副主编、中华预防医学会循证预防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、中国非公办医疗分会管理分会常务委员、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介入分会常务理事等20余个社会职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