院长故事

雏凤清于老凤声,老树新枝济苍生 ——记沈氏女科传人北京燕化医院沈依功院长

发布时间:2021-08-10 12:38 字体大小:


image.png

沈氏女科分会成立

到2021年,沈依功院长投身祖国传统医学事业已经六十个年头,“沈氏女科”也已经走过了六百多年。沈院长的六十年,就是传承、发扬、光大沈氏女科、苦心孤诣地为人类健康做贡献的六十年。

六百年“沈氏女科”在路上,沈氏女科第十九代传人沈依功大夫在路上。

一、悬壶济世在路上

场景一:

1984年严冬的一个傍晚,北京西南郊的高速路上,沈依功大夫坐在车里,手持一份病历在座位上沉思。这样的场景,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。

病历来自北京市花市的一位八旬患者,他罹患重病卧床多年,多方求医不得进展,眼看就熬不过春节了,家人们都十分焦急。家属经多方打听,知道沈氏女科专攻疑难杂症,而且是嫡系传人竟然就在北京行医,于是,辗转找到了沈氏女科的第十九代传人——时任北京燕化医院中医科主任的沈依功大夫。

沈氏女科博大精深,沈依功大夫根据老患者的病情,“理、法、方、药”,多次诊疗、用药、调剂、循环往复……临近春节,卧床多年的老人竟然可以外出走动了,大年三十还吃了十多个饺子,本以为老人过不去年的家人们都倍感欣慰,实现了家人的愿望。

场景二:

热爱病人,始终不渝。

在燕山的北庄,有位妇女怀孕几次都流产了。家人苦恼至极时,听朋友介绍说燕化职工医院中医科沈大夫是这方面的专家。

经沈依功大夫多方调理、用药,她终于怀孕了。家人为了以防万一,尽量减少病人外出流产风险,竟然向沈大夫提出可否每次到家里来看病人,本来只是本着试试看的想法,却没想到沈大夫一口应承下来。他每次都是下了班之后自己搭车来给孕妇调理。

等到孕妇如偿所愿地健康分娩后,家人、街坊四邻无不为沈依功大夫的大爱所感动。

沈依功大夫常常在下了班之后,回到家里又开始了8小时之外的义务第二门诊,无论节假日、白天、晚上,只要病人上门,他从来都不让人失望,这份爱心温暖了无数病人。

 场景三:

image.png

沈依功院长在接诊患者

十几年前的一个凌晨,在京石的那条高速路上,一位老患者正乘车赶往首都机场,她要飞到上海,去找沈依功大夫,进行一个月一次的复诊。

患者罹患顽固性高血压病多年,先后服用六种降压药均无济于事。后在沈依功大夫的诊治下,两年时间明显见效,身体有了全方位的康复。随着沈大夫退休返沪,老者开始了每个月一次的奔波。

…………

这样的场景,还有很多。

场景四:

2008年初,因母校上海中医学大学附属医院多次邀请,沈依功大夫离开了生活工作近40年的北京燕山,退休返回上海故里。

消息传出,房山地区百姓都感到惊讶、遗憾、惋惜。

临行之前,燕化公司和医院领导、员工、同仁、朋友、邻里以及受沈院长医治的患者,都纷纷前来送别,依依不舍。

场景五:

2018年,北京燕化医院响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号召,鼓励为名老中医兴建工作室,诚挚邀请沈院长重返燕山,为他筹建“沈氏女科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”。

沈依功大夫因此重归故里,携沈氏女科第20代传人——沈劼,共同为繁荣北京燕房地区中医事业重上征途。他不辞辛苦每月往返上海—燕山,通过中医门诊、健康讲座、培训青年医师等多种形式,为一方百姓的健康发展余热。

2021年,高龄的沈依功大夫还在燕化医院举办的“沈氏女科传承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班”亲自授课。

他再次回到燕山这片热土时说道:“我又可以回到我的第二故乡了,一定竭尽绵薄之力。” 

二、求学、传承在路上

场景六:

元朝末年(1368年),一代名医朱丹溪溘然长逝,逝世前,他对儿子语重心长地说:学医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,你一定要谨慎认真对待!(原话:医学亦难矣,汝谨识之!)

在朱丹溪的葬礼上,有一位青年人受到感悟,做出人生的重大抉择:放弃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,学习老人家走上行医之路,开始了无比艰苦的学医生涯。

十年后,他正式挂牌行医,一个新的女科中医学派开始出现在浙江东阳。

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叫沈庻(音“庶”),开创的中医学派被后世称为“沈氏女科”。

场景七:

1962年高考前夕,上海高中生沈依功放弃了前十个志愿,选取了上海中医药大学(原名上海中医学院)并被录取,从此走上了六十年的行医路。

沈依功大夫对沈氏女科的传承和发展,使沈依功大夫的医术口碑逐渐扩散到冀东、冀北、川陕甘新、东北等地,每年,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而来找沈依功大夫求诊。

沈依功院长:1944年生于上海,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,主任医师,教授,历任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协会理事、河北北方学院教授、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常务委员等职,长期从事中医临床诊治工作。1986年,一直在中医临床的沈依功大夫被提拔到医院管理岗位,先后担任燕化医院院长助理、副院长、院长、党委书记等职务近二十年(1989至1999年任北京燕化医院院长,1999年开始任医院党委书记至退休),期间除对医院履行全面管理外,还潜心研究传统中医现代化发展的重大课题,坚持每周出门诊、每周中医病房查房,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义诊,受到患者的广泛欢迎。

沈氏女科:由一代名医沈庻创立于元末明初,被广泛传称为“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”。

沈氏女科发迹于东阳,成名于上海,造福于祖国,扬名于世界,先后被列为全国中医学术流派第一批建设项目、北京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、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。

在60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,沈氏女科不断兼收并蓄,形成了诊治妇科病的“理、法、方、药”系统理论,逐渐发展成为“以妇、内科为主,涉及外、儿、肿瘤、肛肠、皮科、骨科、五官各科”的全科诊治中医。